导演: 罗伊·安德森
编剧: 罗伊·安德森
主演: Bengt Bergius / Marie Burman / Amanda Davies / Tatiana Delaunay / Karin Engman / Jan-Eje Ferling / Thore Flygel / Lotta Forsberg / 安东·福斯蒂克 / Fanny Forsdik / Anders Hellström / Göran Holm / Stefan Karlsson / Jessica Louthander / Lars Lundgren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 德国 / 挪威
语言: 瑞典语
上映日期: 2019-09-03(威尼斯电影节) / 2019-11-15(瑞典)
片长: 78分钟
又名: 千日千夜(台) / About Endlessness / On Inexhaustibility / On Infinity / The Inexhaustibility of the Human Condition
IMDb链接: tt6817944
剧情简介:
无尽之中,我们被一个女人温柔的声音引导着整个世界。那是一种神话般的声音,一首Scheherazade给我们讲述了人类生活和奋斗的永恒故事:“我看到一个孩子在雨下走着去参加生日聚会……”“我看到一个还没有找到爱的男孩……”“我看到一个不再信任银行的男人……”我们从一系列显而易见的琐碎瞬间,看到男人和生活的平凡和宏伟,这些琐碎的时刻反映了生活的辉煌:一个女孩第一次握住一个心爱的男孩的手;一个父亲在倾盆大雨中系住他女儿的鞋带;一个年轻的女人等待她的ap。点睛之笔——但也包括人类残忍表现在平庸中的时刻——一个人拖着十字架;一个残废的战争老兵坐在路边;一个父亲把死去的儿子抱在怀里——就像生命的号角一样,关于永无尽头,向我们展示了祢的宝贵和美丽。R存在,唤醒我们希望保持这永恒的宝藏并传递它。
【百度网盘】
[2019][欧美][剧情][BT下载][关于无尽][HD-MP4/1.3G][中文字幕][720P][众生皆苦众生皆孤独]
百度云链接:百度网盘链接
在线版链接:在线版观看
观影者说:
不喜欢,大闷片,纯粹到只有表达的电影,一切元素都为导演的自我表达服务,北欧静物写生。微言大义。让人想起阿巴斯的《24帧》。将时间切片是获得无尽的方式之一。太艺术了,在完全不能接受和非常接受之间稍稍偏向右边。我觉得很好看啊,故事演技都不错。
大师的镜头和风格独树一帜啊,剧情破碎却又高级,看不太懂这部电影,摄影倒是非常苛刻,还有空间内部的构造,很有匠心。难视为“正常影片”,就懒得评分了。构想是不错,但电影本身实际的呈现和表达却是相对空虚乏力。当然这是“专业影迷”“影评人”所喜爱的,能够自我发散去解析延伸出非常非常多的东西,极度适合脑补。
虽然会比较无趣,但是调色,镜头都十分优美,故事有一种末世的感觉,不愧于威尼斯最佳导演,get不到,大概是因为对宗教完全不了解吧,个父亲把死去的儿子抱在怀里——就像生命的号角一样,关于永无尽头,向我们展示了祢的宝贵和美丽。R存在,唤醒我们希望保持这永恒的宝藏并传递它。
飞在城市上空的恋人,俯瞰日常生活里那些不为人注意的小意外,鞋跟断了、生日宴会路上下雨了、走错餐厅了,汽车熄火了;也有大一些的历史性意外,背负十字架的男人,西伯利亚的战俘,纳粹末年的地堡。依然是泛白的奥托迪克斯式面庞,组成了老勃鲁盖尔式的平庸人类群像。罗伊安德森重复着自己的美学风格,却没留下闪亮记忆的单个场景,画外音的新鲜加入,也似替勉强算主人公的那个 失去信仰的神父,赋予一个不再存在的上帝视角。
东欧性冷淡风、莫兰迪配色、天道轮回的压抑实在是爱了爱了。上帝角度的叙事,大丧于无形,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一整个片看下来太网抑云了很难不抑郁,几分钟的片段完成了情感的过渡,从看起来很幸福、看起来很惨到谁看都惨,是情绪的能量轮回。有人在应该快乐的时候开心不起来,或者在不应该开心的时候显得很开心都是有着不愿说明或者说了对方也无法理解的原因的。一个人孤独的狂欢、一群人的孤单,谁又能理解谁。画面太美,构图精妙,希特勒那段美得像个油画。
罗伊安德森的镜头真的有北欧的魔法,明明看得想睡,但是就是控制不住的截屏截屏再截屏,苍白的色调和完美的构图简直是艺术品。拥有这样独一无二的导演,真的是电影界的幸运。导演的私人化影像,用异常冷静、白描的镜头对准某人生命中的一个碎片和瞬间,关于无尽,其实一瞬 这语速这节奏,不快进是看不下去的。
4.5 二刷维持原分 76威尼斯导演。自我元素重复没错,但不能否认罗伊安德森的确越走越远了。从前的怪诞幻想在此部得到进一步飞跃。女性所即视角,既是私我可能的存在亦然是人类集体意识可能存在的荒诞。小镇之上十字架赤裸裸令吾生畏,而他所存在的亦可能为虚无。
本来不知道怎么在心里评判这样的大师电影,后来找到了标准—看起来不会感到无聊的就是好电影。天马行空,千头万绪,归于无尽……可以将罗伊·安德森的所有电影来一个混剪,你可能分不清哪些素材来源于哪部影片。观察者客观视角的无力感,以及几点安宁的温馨感。
美学独特。类似北歐,性冷淡 ,未來。不是未来主义,恰恰相反,有未来感。不知道怎么形容这部片子,空洞是常態,空洞得有趣,有的地方动态反而成了弊端。像在听念詩,永遠信仰,偶爾占星,給大眾審美做一次熱瑪吉。我有想过是不是我不敢打低分,我觉得不是。
喜欢影片孤冷的气质,喜欢俯瞰众生的女声旁白。但是打动我的片段并不多,可能也跟观影环境有关(一个多小时的片中途被打断无数次……)喜欢路边的少女舞蹈,走错酒吧的男人,车站等候的女人,飞跃废墟的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