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星觉醒百度云网盘资源链接
百度云链接:https://pan.baidu.com/s/BtyoWOmRxBs6AC59cbtBzCR
上一周有一位天秤座的男僧面临着一道选择题:俄版“妇联”《守护者:世纪战元》,黎明的导演处女作《抢红》,早在一月份就在北美上映的《当怪物来敲门》,以及一看就是在玩异形IP的《异星觉醒》,四部兴趣不大的影片里面选一部片子看,于是我愉快地选了《当怪物来敲门》这种温情奇幻剧,不要问我为什么后来去看《异星觉醒》了,详情请查看各大影片的排片表吧。
《异星觉醒》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
惊悚恐怖类的片子算是我看片的一个盲点,因为这类片往往都是人怂爱想会关联人士的噩梦,加上我窦性心律的小心脏,多少有些承受不起啊。犯罪惊悚,哥特风,阴郁魔幻等风格的片子已经算是我能看的上限了,但要是真的看《鬼影实录》、《招魂》这种纯粹恐怖片,基本能被吓得心悸崩溃吧,观看途中吓个半死不说,看完还会觉得周边全是鬼怪全是灵异事件,这些感觉还要萦绕在脑中好几个星期,堪比重大疾病的后遗症。哦,对了,我还喜欢戴耳机看电影,全身心地去体验片中配乐和音效,所以人嘛,有些时候往往都是自己作死的。这几年长大了,偶尔胆大包天一把会音箱攻防着看一部经典或者高口碑,比如《闪灵》、《林中小屋》什么的,也心惊肉跳的不行。
《闪灵》这种老式恐怖片也真容易被带进去
嗯,有时候人往往都是被自己作死的。我觉得这是恐怖类影片的统一基调,虽然不看,但对很多知名影片和热门IP还是有所了解的。《异星觉醒》也基本在这条轨迹线上面没差。影片的开头像是有着无限可能,浩瀚的太空,科技感十足的空间站,外太空视角的美丽地球,以及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宇航员大家庭,影片饱和度比较高,画面上的噪点很容易看见,颗粒感明显,让整体看起来很有纪实感和年代感,虽然不及伪纪录片,但也表现得较为真实,降低了科幻的成分。
空间站内部的设备都是密密麻麻的开关按钮,比较贴近真实
只是开头部分交代得比较漫长,会以为是什么《火星救援》的那种剧情片,科学原理,规章守则,科研实验什么的,一串串地袭来,这个时候,略感沉闷,即使“贱贱”死侍童鞋继续话唠,依旧暖不了场,一种尬聊的强撩感就扑面而来,唯一觉得还蛮温馨的就是地球与空间站的连线,相隔万里的问候和挂念,那个桥段的配乐,真的有一点点《星际穿越》的感觉。
平淡乏味感的急转直下和紧张恐惧感的直线上升仅仅是因为我们人类吵醒了正在睡觉的外太空生物,这样真的很烦哦,明明睡得正香非要搞来搞去的,起床气一上身我也是控机不住窝几集的,实验室养成的物种开始成为隐患,这种梗我想到的一部片子是《人兽杂交》。好的,接下来就是很多人熟悉的味道了,异形IP正式登场,配上幽闭空间的天然条件,恐怖气氛达到顶点,Itcanbeanywhere,光光这句话就很压迫敏感的神经,更何况,外星生物还被塑造得特有智慧。
嗯,这个姿势把人家吵醒真的很过分诶
经过一系列斗争和挣扎以后,片子进入一种人性和煽情的部分,爱国主义的责任感趋势,残酷冰冷的所谓的planB,以及对于外太空生物的认知和探讨,都在这个时候表达出来,但是交代得比较潦草,反正就是男主说啥就是啥,没有犹豫没有挣扎,还演了一出外太空版本的《泰坦尼克号》寒冷戏,当然只是点到为止,该干嘛还是得干嘛。然后就是那个惊艳的结尾,简直比《林中小屋》的高潮戏还要酸爽,看过的朋友们纷纷黑人问号,还夸导演能搞大事情。
导演同志真的很会搞事情
只是回头想想片子里面的漏洞还是蛮多的,先不谈空间站实验室的构造和应急机制吧,光光有可能摆脱或者杀死那个外星生物的机会就有好多次,只是这个小小联合国空间站的成员国们花太长的时间在投票每一个决定上面了,也花了太长时间用来害怕和慌张,于是错过战机,也推动了剧情,还看到了外星生物长成了完全体,简直帅到炸,感觉这一切都很着编剧的套路呀。当然吐槽归吐槽,毕竟人在危急的时候,智商、逻辑以及行动力是很难判定的,要是一群猪队友恰好被捏在了一起,那简直比《死神来了》还要有趣。总之,在荧幕面前塑造完美的恐怖和惊悚比讲述完美爱情故事还要困难。
这个接近完全体的形态真的很帅气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随随便便去叫醒一个正在酣睡的人,因为,那可能会要了你的命。话唠尬聊的盆友需要特别注意。
“贱贱”我在说你呢,你以为你一脸严肃就显得话不多了么
最后,稍微说一下男主角。杰克·吉伦哈尔,以前不小心看了他很多电影,《爱情与灵药》、《十二宫》、《源代码》等等,一直不是很喜欢他,大眼睛马脸让他的演技很不外显,有时候就感觉特花瓶,后来,《夜行动物》、《夜行者》、《囚徒》这种自虐或者颠覆性的片子反而让他不一样了,至少在这部片子里,他将一个丧失生活意义躲避在空间站里的角色演得很深刻,能演出一种说不上来绝望感和无所畏惧,真心要在这里点个赞。
即使杰克跟外星生物1VS1我也看不出他眼神中的恐惧
说实话…让我不剧透来写这部电影实在太难了!因为它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结局。那种酣畅淋漓,欲罢不能的爽感,就像真人剧情游戏《死穿白》一样,一生只能体会一次。
死穿白的个人文档《异星觉醒》这名字,我本来以为会是星球大战那类的动作科幻,虽然它的读音很像「异形」(也不知是否有意而为之),直到外星生物以软体动物的形态出现时,我才放弃执念,将它归类为惊悚片。
人对太空、外星人真的是有执念。越是未知,越是努力去描绘他们的模样。有丑陋黏湿的异形,也有让人想起就心酸的E.T.,还有nili帅气正直但发型油腻的氪星小王子超人桑……
很有趣的现象是,关乎少年、儿童的外星人题材里,主人公对外星人的初印象都是好的,往往渴望与之成为朋友,共同生活生存,甚至愿意为朋友赴汤蹈火的;可是进入成人世界后,大部分人对外星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抗拒」,潜意识里觉得外星人会伤害自己,因此必须在被伤害之前搞死对方。
依然是《E.T.》剧照,这部电影对我小时候影响还蛮大的
其实,人家??就算不想跟你做朋友,也不至于杀你啊!干嘛被迫害妄想症发作,总觉得人人要陷你于不义呢?心胸宽广一点,给彼此一点生存的空间,活着难道不好吗?
移情到人身上也是一样。有的人在接触陌生人的时候是怀抱敌意的,总觉得其他人都不是好人,企图捕捉任何蛛丝马迹以坐实对方「是个坏人」,极端点的完全无视客观事实,仅凭主观意识判定他人好恶,甚至凭空捏造证据满足脑补。有的呢,就是心态阳光,愿意接纳一切新鲜事物的人啦,他们看待任何事总能发现积极的那一面,糟糕的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相信人之初信本善,没必要处处防范,因此很容易适应新环境。
我属于前者啦,不过事实是往往最初我害怕、讨厌的人,最后都会成为最亲密的朋友。就像高中物理最难的一类力学题,本以为这辈子都学不会,没想到后来却成了我为数不多的强项。